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救字迹发生变化的档案的问题的批复

作者:法律资料网 时间:2024-06-28 04:50:23   浏览:8369   来源:法律资料网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救字迹发生变化的档案的问题的批复

最高人民法院


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救字迹发生变化的档案的问题的批复

1981年5月20日,最高人民法院

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:
你院1981年1月29日津法(1981)9号《关于抢救字迹发生变化的档案的请示报告》收悉。同意你院对字迹发生变化的诉讼档案采取措施及时抢救的意见。
建国初期人民法院工作中形成的诉讼档案,由于当时主客观条件的限制,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保存,发生了字迹扩散、退色、模糊的现象,这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,确实应该引起高度重视。据了解,对文件字迹发生扩散、退色、模糊等现象,目前还没有理想的解决办法。对字迹有变化尚能辩认的文件,区别不同情况,可以采用复印、抄写,或通过红外线照像、紫外线照像、滤色照像等办法进行复制。你院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,采取适当的办法,首先应该注意对那些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典型意义、需要永久保存的档案进行抢救,然后扩展到其他档案。
加强诉讼文书档案的科学管理和注意改善诉讼档案的保管条件,是健全人民法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。诉讼档案所以发生字迹变化,除库房潮湿或温度过高等原因以外,书写材料(纸、笔墨水等)的优劣,也影响诉讼文书档案的保存年代。要宣传和教育人民法院工作人员,在拟写、签发文件,作重要会议记录,填写诉讼文书时,应使用毛笔或用蓝黑墨水钢笔;需要打印的重要文件,不要用复写纸,而要在打字后用油印,以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。
附国务院秘书厅、国家档案局1964年1月24日《关于请勿使用圆珠笔、铅笔拟写文件的通知》一份,供参阅。

附件:国务院秘书厅 国家档案局关于请勿使用圆珠笔铅笔、拟写文件的通知
我们在检查一些机关的档案工作时,发现不少重要文件的字迹已经看不清楚,使用时很不方便。这除了打印、纸张、保管等方面的原因外,还由于很多文件是用圆珠笔、铅笔或用质量不好的墨水(特别是红墨水)起草、修改和批注的。我们认为,这一问题应该引起普遍注意。为了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,今后在起草、修改文件或者批注时一律要使用毛笔或钢笔,同时要用质量较好的墨水,不要再使用圆珠笔,一般地也不要使用铅笔。如果有的领导同志习惯于用铅笔,则应为他们准备质量较好的铅笔,并注意保护真迹文件。请你们接到这个通知后,向有关工作人员和领导同志进行传达和宣传,讲清楚使用圆珠笔、铅笔质量不好的墨水起草、修改、批注文件的缺点,并为他们准备好必要的条件。


下载地址: 点击此处下载

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截止期限问题的答复
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


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截止期限问题的答复
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



甘肃省工商行政管理局:
你局《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截止期限的请示》(甘工商外字〔1997〕第128号)收悉。经研究,答复如下:
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《企业年度检验办法》(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61号,以下简称《年检办法》)第五条规定:“年检起止日期为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。”外商投资企业年度检验期限应按照该规定执行。关于企业年检制度的其它规章与《年检办法》规定不一致的
,按照《年检办法》执行。



1997年5月21日
法治进程中的语言建设

2001年1月5日 10:19 刘仁文

时下,“法治”这个题目正被以空前的深度和广度在全社会加以讨论,然而,与这种热闹气氛形成对比的是,很少有人对法治进程中的语言建设给予应有的关注,其原因或许如梁治平君所言:“在中国的知识界,······法律人似乎并不关心一般知识分子所讨论的问题,普通知识分子也不了解法律人所作的工作。”(《书斋与社会之间》,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,第335页)这实在是不应该的,因为“法学其实不过是一门法律语言学”(麦考密克语),对于法律职业者而言,“要想在与法律有关的职业中取得成功,你必须尽力培养自己掌握语言的能力”(丹宁语),而对于国家而言,“法律条文含义不清,罪文不明,足以使一个政府堕落到专制主义中去”(孟德斯鸠语)。

一部好的法律必是用词准确、逻辑严谨、内容与形式俱佳的文献,它不仅给法律的遵守和操作带来极大的方便,而且给读者以美感和享受。法国大作家司汤达在创作长篇小说《巴尔玛修道院》时,每天清晨必读几页《法国民法典》,以从中获取运用艺术语言的灵感和启迪。相反,一部语言粗糙、语法不全的法律,将不仅成为“法学幼稚”的佐证,而且会引起法律解读和法治运作的不必要麻烦,破坏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。以修订后的刑法为例,一方面,为了“保持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”,“对刑法的原有规定,包括文字表述和量刑规定,原则上没有问题的,尽量不作修改”(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(修订草案)》的说明),致使原有的一些语言硬伤得以延续下来(但是法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确实是需要加以考虑的,由此看来,一个不经意的语法毛病,还真有可能给后来的法律修订者带来不小的难题,有时可能就不得不让它成为永久的遗憾了),另一方面,由于修订草案出台仓促、修订班子对法律语言的鲜有关注(实际上,包括许多参与起草和论证的刑法专家在内,即使想关注,他们又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理论素养呢?),造成新刑法漏洞百出, “一些条文内容逻辑不严密,一些文字表述有语法问题”(范忠信:〈〈刑法典应力求垂范久远——论修订后的〈刑法〉的局限与缺陷〉〉,〈〈法学〉〉1997年第10期),“有的条文法律用语模糊导致罪状难以理解,有的条文重复规定或者自相矛盾”(侯国云、白岫云:《新刑法疑难问题解析与适用》,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,前言)。来自司法实践的信息表明,当前新刑法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许多困惑,大多与立法用语的模糊不清有关,这又应验了英国法学家、著名法官曼斯斐尔德勋爵的一句话:“世界上的大多数纠纷都是由词语所引起的。”

不幸的是,刑法中的此类语言缺陷绝不是个别现象,相反,它是我国当前整体立法水平和法律面貌的一个缩影。从宪法到各部门法,从基本法到特别法,从法律到法规,语法不周、逻辑不严谨,或者语义不清、用词不当、标点符号欠妥,或者句法不凝练、表述冗赘等,不说俯拾皆是,至少也是不乏其中。此种情形对法治的危害,如果说在目前法治的初始阶段还不严重的话,那么,随着法治向更高层次演进,其危害必将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。

立法如此,司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以法院的判决书为例,在西方法治先进国家,一份判决书往往就是一篇说理透彻、论证严谨、法理气息浓郁的高水平论文,而在我国,判决书制作粗糙、论证空疏、说理乏力早已成不争事实,很多判决书常常对最需要加以详细论证的判决理由一带而过,随即套用“上述事实清楚、证据确凿”、“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与事实不符,不予采纳”等格式化用语,此种判决书的公信力可想而知。正是基于此,最高人民法院在前不久下达的《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》中,已明确将强化判决书的“说理”作为司法文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。而要强化判决书的“说理”,法官的语言功底就必须得到提升。

写到这里,不由得想起两件事情:一是1954年宪法制定时,以毛泽东主席为首的宪法起草委员会曾特聘叶圣陶、吕叔湘两位文字专家为语文顾问,遇到文字上的问题,都请他们推敲;二是〈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大师治学录〉〉中曾有关于吕叔湘先生的介绍,提到吕老曾被选为五届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,在立法中就一些法律草案进行文字上的把关。

由此得出的启发是: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,法律语言建设应当靠两方面的力量来完成,一是法律人自身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,也要致力于语言修养的提高;二是语言学家们也不能不关心法律人所作的工作,将法律语言排除在他们的视野之外。只有经过法律人和语言学家的共同努力,法律语言才能成为但丁所推崇的那种“理想的语言”、“纯净的语言”,为国家法治建设和语言文字建设作出双重的贡献。